在中国预计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1.29亿。这个数量位居全球第一,所以控血糖不论是对糖尿病患者或是普通人来说,都很重要。
一、5个常见关于降血糖的误区
1、血糖高主食越少吃越好?
答案:错误!
虽然吃太多精制米面等主食,确实会使血糖升高,但并不意味着不吃主食或吃太少,就可以起到降血糖的效果。碳水化合物是我们日常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,人体每天所需的热量60%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。长期不吃主食,会增加肝脏负担,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严重的情况还会引起“饥饿性酮症”。
2、吃南瓜/苦瓜能降血糖?
答案:错误!
关于南瓜和苦瓜可以降血糖的说法,是因为有研究发现,南瓜中的「南瓜多糖」以及苦瓜中的某种提取物可以降糖。但事实是,这些有降糖效果的是它们的提取物,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才能提取出来。直接吃南瓜苦瓜根本达不到降糖的效果。直接吃南瓜苦瓜根本达不到降糖的效果,而且,南瓜吃多了反而会升糖。
3、血糖高不能吃水果?
答案:错误!
有些水果的含糖量确实比较多,但可以选择低GI的水果食用。因为水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、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;这些营养素进入胃肠后,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与活性,对机体的「糖脂代谢」都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。有研究显示:相比从不吃水果的糖尿病人,合理地吃水果,有助于减少20%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。
4、运动量大就能降血糖?
答案:错误!
有糖友认为运动强度越大,对血糖的控制越有利,但其实并不是这样。高强度的运动主要以糖的「无氧酵解」供能为主,反而会使血糖升高,不利于血糖的控制。空腹运动也不推荐,很容易出现心跳加速、头晕、出冷汗、昏厥等低血糖的现象。
5、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?
答案:错误!
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,而应该平稳降糖,控制在 一个较理想的范围内。一般理想目标为:空腹血糖 4.4~7.0mmol/L,非空腹血糖≤10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<7.0%。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,应根据年龄、病程、预期寿命、并发症或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。
二、健康降血糖建议做到这3点
1、主食粗细搭配
原则上讲,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应占每天总热量的55%~65%,一般情况下每天200~300克(指食物的生重)。而对于主食的选择上,建议粗细搭配,将部分精制米面换成粗粮,这样搭配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,比如:薯类、玉米、山药、糙米等。
2.健康吃水果
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水果是可以吃的,但是要格外注意,既要补充营养又不能血糖超标,所以健康吃水果就需要关注GI和GL两个值。
血糖生成指数(GI)
● GI越高,血糖升高越快,人体消化得越快,也就饿的越快。
血糖负荷(GL)
● GL值越高,对血糖影响越大,越不利于糖尿病人。
常见高GI/GL水果每100克
_ | 水果名称 | GI/GL值 |
| 鲜枣 | 103 / 30 |
| 荔枝 | 70 / 10 |
| 葡萄 | 56 / 26 |
| 山楂 | 50 / 20 |
| 香蕉 | 52 / 10 |
除了这些高GI高GL的水果,罐头、果干、果汁等高糖水果制品都不建议吃。每天吃水果建议少量多次,水果摄入量在200g左右,大约2个苹果。
3.适量运动
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,而且还能帮助患者减轻体重,但要注意适度适量,因为任何运动都会使患者对胰岛素更敏感。根据自身的情况,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,比如:散步、太极拳、骑自行车、慢跑、游泳、打球等。(供稿:逸乐医院张美玲)
(未经授权禁止转载)